詩歌賞析

神聖、愛的珍饈

« D186 »

賞析一

神聖珍饈出於恩典

完成救贖分賜生命

基督徒生活與非基督徒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呢?外面看來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同樣是都得用功讀書、努力工作;在別人眼中,我們的特色可能就是會讀聖經、會禱告,以及每個主日都要三加聚會。因著假日放棄可以待在家休息的機會而去三加聚會,有人可能會以「虔誠」來形容我們。但其實對基督徒而言,每個主日的擘餅聚會是有其特別意義的,乃是為著記念那愛我們的主,為著記念祂為我們所作並所成功的一切(林前十一23~25)。因此,對於擘餅聚會,我們的態度不該是只來觀賞一個儀式,而是存著歡躍的心來赴主的筵席——好好的來享受,吃主、喝主、享受主。我們滿足了就使主也得著滿足,這才是對主真正的記念。

本詩作者丹尼爵士(Edward Denny)出生於愛爾蘭崔裡(Tralee,Co. Kerry),因著讀了一位神父的故事而受到感動,決心一生為主而活。雖出身於貴族世家,也繼承了家族產業,卻不願過富裕的生活。為著主工作的緣故,他接觸到了弟兄會,也受到他們相當的影響。當時,弟兄們中間有為主守童身的風氣,所以他終身沒有結婚,為主守童身。

第一節:「神聖、愛的珍饈,乃是出於恩典;藉著享受這餅與酒,我們將你記念。」本詩用的雖是簡單的文字,卻刻劃出對主筵席深刻、高超的享受。從第一節就能讀出詩人對主筵席的珍賞和寶貴。「主耶穌……拿起餅來,……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十一23~25)主因著祂那神聖超凡的愛而將祂自己完全傾倒,捨身流血,為我們預備了何等神聖的筵席!如今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這筵席中好好的吃、喝、享受祂,使祂得著真正的記念,以作為對祂愛的回應。

第二節:「在此我們都願從你得以看見:你父對你所有心願,並你所賜恩典。」在擘完餅、唱了詩之後,主就帶著門徒一同前往橄欖山朝見父(太二六26~30)。接著主就到了客西馬尼園,面伏於地,向父禱告:「我父啊,若是可能,就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39)雖然主在魂裡極其憂傷、痛苦,但祂仍願意順服父的旨意,上十字架,忍受羞辱和苦難,流血捨命,好完成祂救贖的工作,將我們從罪裡釋放。

為使恩典能以眷臨人,父神捨了祂獨生的愛子,而主也願意順服。這一切都是為了要在我們這些墮落卻早在創世之前就已蒙神揀選的罪人身上,完成祂永遠的定旨。因著父的計劃,主藉著釘死十字架來完成救贖,並且復活成了那靈,將生命分賜給我們,使我們成為神的兒女。主原本是神的獨生子,在復活裡成了神的長子,並重生了我們,使我們作祂的眾弟兄。

坦然來到施恩座 盼望早日面見主

第三節:「我靈今已滿足,我心今作見證:生命之餅,甜美、豐富,作我生命供應。」餅和杯的陳列,是為著記念主為我們所作的。餅,說出主為我們捨了祂的身體,為著使我們能夠吃祂,不斷地把祂接受到我們裡面,不斷地享受祂自己作我們的生命供應。因此我們藉著吃餅與喝杯,就不僅是一種接受,更是一種享受。就如丹尼爵士在這一節所寫的,因著這樣的享受,他靈裡就得了滿足。所以他雖然繼承了家族產業,擁有一整座城,也有龐大的租金收入,卻不願意過富裕的生活,反而願意住在鄉間的小屋裡,因為他已經得到滿足。他只單單以主為他的滿足和享受,這對他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第四節:「良心不再定罪,信心歡樂宣告:贖罪之血何其寶貴,滿足神之所要。」人犯罪墮落,背叛、離棄了神,但是神愛世人,所以神來成為一個人。無限的神,成了在各方面都受限制的人,原因無他,就是為了我們這些罪人;祂所成功的救贖使我們能夠滿足神公義的要求,通往生命樹的路得以重新開啟。來十19說:「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主的寶血有永遠的功效,能洗去我們一切的罪,這是已成就的事實。我們不需要哀求,何時良心受控告,何時就能認罪,取用主的寶血;一切的罪都不再被記念,使我們能坦然無懼地來到神施恩的寶座前,受憐憫,得恩典,作應時的幫助。

第五節:「今享這個筵席,如此神聖、甜美,等到那日與你再席,甜美豈只萬倍!」丹尼爵士在被主得著,奉獻一生為神而活之後,就在鄉間過著簡單的生活,在地上作寄居者、無所羈絆的客旅,如同亞伯拉罕一樣,盼望得著那更美的家鄉,巴望能早日被提,在國度裡與主同享筵席。

「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宣告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林前十一26)我們現今每主日所享受的筵席,雖已是何等的神聖、甜美,但還不過只是那日筵席的預嘗,在將來面對面的與主同席的那日,更有超越千萬倍的享受。唱到此節,我心中頓時覺得滿了安慰和鼓勵,一切的勞苦都已止息;與那日所享受的相比,所有的環境和難處都不再是問題,都不過是短暫輕微的苦楚,乃要為我們成就那永遠重大的榮耀(林後四17)。

第六節:「那時得見你面,穿上你的榮形;所有你的奇妙恩典,我要永遠見證。」最後一節寫出詩人對主再來的渴望,不是消極的想免於世上的災難,更不僅只是為了自己能成為得勝者,而是出於對主的愛。當時,在弟兄們中間有為主守童身的風氣,所以他終身沒有結婚,因他唯一的盼望就是能夠早日見到他所愛的主。

聖經中也多次啟示,主渴望得著新婦。這新婦完全出於基督,乃是祂的復本。就像亞當見到夏娃時所說的,「這一次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創二23)新婦就是主所要得著的配偶,她使神永遠的經綸得以完成,叫祂得著真正的滿足。至終在新天新地裡,一切的勞苦、一切的眼淚,都如最後一節所說,要從主得著安慰,應驗主在啟4所應許的:「神要從他們眼中擦去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先前的事都過去了。」在新天新地中,我們能得著最完滿的享受,並要見證並訴說我們與主之間的神聖羅曼史,直到永遠!(完) 吳沛珊 2014.05.18


churchinmontereypark.org & 蒙特利公園市召會